读书笔记2019
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大成的事
采铜
书摘
一个人的才能是立身之本采铜
有些人面对时间的态度是无助的,他们虽知道时间的可贵,也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完成,却在行动上逡巡不前,眼睁睁地看着机会随时间流逝而去;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提出用“时间视角”这一概念表示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态度。
第一种是积极过去视角,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以积极的心态往回看,他们是怀旧的,经常怀念过去美好的事情,珍视亲情和友情,对已经拥有的东西怀有感恩之心。但这样的人容易忽视当下的快乐。
第二种是消极过去视角,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以消极的心态往回看,采铜,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他们经常回忆人生中的负面经历,沉浸在以前的伤害中无法自拔,因而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比较大。采铜,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第三种是享乐主义视角,具有此种视角的人总以享乐的心态看待当下,他们认为及时行乐是第一要务,回首过去和展望未来都无太大必要,尽情享受当下便好了。他们的幸福感比较高,但出现成瘾行为如吸烟、酗酒或暴饮暴食的风险比较大。
第四种是以宿命的观点看待当下的人,即具有宿命论视角,他们对现实发生的事情感到无能为力,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只能顺从和忍
受外界的安排。 第五种是习惯往前看、为未来谋划的人,这种视角被称为未来视角,他们具有前瞻性,更关注有待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为了完成未来的目标,他们愿意舍弃当下的享乐,时间的利用更有效率,因而更容易取得比较高的成就。但是由于一直为未来担心,所以幸福感并不强。
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且在三者中取得平衡,少采纳负面作用明显的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
在非工作时间,你就应该放下工作,专心享受工作之余的闲暇。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长期投入
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大成的事
- 要想处理好“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我们可以采用下面两个策略:
- 1.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 2.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选择无能:就是指我们很难判断两个事情哪个更重要,比如两本书看哪一本,两个证书去考哪一个。于是就成了布吕丹的驴子,在犹豫不决中寸步难行。
执行无能:就是指我明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去做。对广大“拖延症患者”来说,往往一个事情看上去越重要,内心的恐惧感就越大,就越容易拖,最后一事无成。
写道:“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罗代尔提出记述历史的三种时间尺度,其中最长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一个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中等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因素;而短时间尺度,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关注的具体的历史事件。
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
明确工作和生活的界限,用未来视角工作,用享乐主义视角生活。
PRACTICE实践练习 检视你现有的时间观 1.你会经常想起过去的事吗?大多是开心的事还是不开心的事?它们分别给你当下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2.你是否认为最重要的是享受当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你是否经常不顾后果或者禁不住诱惑,做一些对未来有所损伤的事? 3.你会不会觉得很多事情自己无能为力,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或者觉得未来变数太大,无法真正为未来做规划和打算?
并且,可汗学院所倡导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正在引发全球教育界的反思和变革。采铜
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雷教授所说:“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发挥,提出四个层次的格局来,并从“目标”“眼界”“信念”这三个维度来阐释这四个格局—— 零度格局:盲众(“看不见”) 目标:无目标或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 眼界:主要为流行文化,以及身边亲友的观点。
信念: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流行文化所潜移默化传递的价值观为典型。实际上这类人并无稳定的信念,很容易被他人诱导和说服,因而经常大喊“毁三观”。 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 目标:作为精致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眼界:与逐利相关联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
信念:笃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越大的利益。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 目标:“理念人”(man of ideas),即指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 眼界: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钻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 信念:真理是美的,人生的价值
就在于追寻真理之美,与此相应地,必须保持内心的诚实。这类人的代表人物有维特根斯坦、哥德尔和埃尔德什。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众生”) 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 眼界: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可能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
信念:个人对整个社会负有责任,应该努力地去改善世界,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部分人可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典型的人物如音乐家、哲学家、医生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哲。
四个典型的有关人生选择的隐含假设:
- 第一个典型的隐含假设是“赛道假设”。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就是赛道假设的体现。
- 第二个隐含假设是“低关联假设”。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认为,人生的种种经历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
- 第三个隐含假设是心理学中讲的“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会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其中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够,或者智商平平,于是在遇到一些挫折时就自怨自艾,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
- 第三个隐含假设是心理学中讲的“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会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其中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够,或者智商平平,于是在遇到一些挫折时就自怨自艾,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与之相对的是“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拥有这种心智的人认为智力和才能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增长的,因而并不惧怕短期的失败,反而会愈挫愈勇,这样的人往往能获得更高的成就。
- 第四个隐含假设是“零和博弈”。暗自认同零和博弈假设的人,在人与人的竞争中,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
无所适从。我们在追求两个以上的人生目标时,最常见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串行模式,还有一种是并行模式
串行模式:必须在实现目标A后才能实现目标B,实现目标A是实现目标B的前提。比如有些人会说他的人生计划是先赚大钱再做慈善。
并行模式:同时追求目标A和目标B。 这两种模式都暗含着实现目标的迫切心态:在串行模式中,要实现B就必须先完成A,所以A要尽快完成;在并行模式中, A和B一起来,就更显得迫切了。
一放,但这个“放”不是放弃,只是悬置。在这个停下来的时间(比如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里,你可以休息放松,也可以去做完全不同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时,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只有当你把“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时,你才会渐渐发现以前没有窥见的门径,发现之前未见的妙处。
是职业咨询专家金树人老师在《生涯咨询与辅导》一书中列出的“职业价值”,可以让我们考虑工作问题时更加全面:
- 1.冒险:工作充满挑战,需要冒险
- 2.权威:在工作上运用自己的职位控制别人
- 3.竞争:工作中必须经常与人竞争
- 4.创造性与自我表达:在工作中经常能运用想象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
- 5.弹性时间:可以自行决定工作的时间
- 6.助人:能够对别人的困难提供直接的帮助
- 7.收入:工作能够赚大钱
- 8.独立:自己有充分的自主权,决定要做什么和怎样做
- 9.影响他人:工作上能影响他人的意见或决定
- 10.智性刺激:工作本身需要相当程度的思考与推理
- 11.领导:在工作中能够指导、管理、监督他人
- 12.户外工作:工作的地点在户外
- 13.说服:工作的性质是说服他人行事
- 14.劳动:工作需要用到许多体力劳动
- 15.声望:工作能使自己在别人面前、在邻里之中有地位、有尊严
- 16.公共关注:工作能使自己很快地得到别人的注意
- 17.公共接触:工作需要经常与公众接触
- 18.认可:工作有利于自己变成公众人物
- 19.研究:工作上能发现新的东西然后应用它
- 20.例行性:工作有着固定的流程,不必经常改变
- 21.季节性:只在每一年的固定时段才工作
- 22.旅行:工作需要经常旅行
- 23.变异性:工作的职责经常更改
- 24.照顾小孩:工作的对象是孩童
- 25.手部操作:工作中大部分需要用到手部的动作
- 26.机械操作:工作中大部分需要运用到机械等设备的操作
- 27.数字运算:工作中大部分需要运用到统计学或数学 此外,我还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也需要加以考虑:
- 1.培训指导:有优秀的导师或主管进行一对一指导或可参加有体系的培训
- 2.工作强度:工作需要经常性地加班,工作节奏快
- 3.团队氛围:和谐、富有生产力的团队氛围
- 4.考评制度:有公正、透明、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
- 5.晋升空间:公司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职业上升通道
- 6.工作环境:公司为员工提供舒适、环保、健康的工作环境
- 7.食物:员工在上班期间能获得营养、健康、美味的食物
- 8.艺术性:工作内容与艺术审美相关,以顺带获得审美愉悦
如果我们从整个人生的视角来看,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某些我们期待或者并不期待的改变,但不论如何选择,某些深刻的经历和体验会被永久地保留下来,成为我们人生中无法改变的印痕。
年轻人“去发现和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东西”,
所谓选择,就是要权衡好本末轻重,清楚自己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 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常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让我们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如果有太多的可选项,应该把选择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对可选项从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 在做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性特别强的选择时,最好的方法是聆听内心的声音。 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我们内心的懒惰、恐惧和侥幸附带各种各样的借口,在本该有的行动之前树起了重重无形的阻碍。这些心理上的阻碍往往超过了这些行动本身的难度。
我们内心的懒惰、恐惧和侥幸附带各种各样的借口,在本该有的行动之前树起了重重无形的阻碍。这些心理上的阻碍往往超过了这些行动本身的难度。
个关键概念叫 “最小化可行产品”product,MVP),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称为“构建—测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的循环。
精益创业的思想是说,你并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你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摔得鼻青脸肿,但进步反而会更快。
著名管理学家明茨伯格在研究企业战略时曾提出过一个“匠构战略”的观点,他认为企业总是预先就制定出一个完美的战略然后严格遵照其执行的想法是很不现实的,企业更应该一边行动一边形成和修正战略。这就像一个制陶工匠所做的,在陶器的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瞬间陶器的坯子都在变化着,这时工匠需要敏锐地觉察到它是怎么变化的,然后适时调整策略和构思。
英国作家罗根·史密斯说的:“这个宇宙上的一件古怪的事情是,虽然我们大家意见不一,我们大家却总是正确的。”
- 精益创业的方式去走向人生的成功,便要做到这三点:
- 1.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 2. 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 3. 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当一件事,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直接开始做吧。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乐于接受反面意见,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多线程工作,首先需要一段专注不受干扰的时间,完成工作中最核心部分的思考。 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可以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
上在大多数知识性领域,自学者如何操练? 对此,我想再提出一个重要的学习理念 ,就是: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习。
看来,“获得反馈”是练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如果没有反馈,你在练习时发生的错漏自己无法察觉,导致你无法去校正,那么做再多的练习又有什么用呢?
SUMMARY精彩提炼 学习,应该以学习者心中的问题为中心,让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求答案。 问题的提出,需要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并通过问题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 通过深入事物内部的解码,我们可以发现事物深厚的内涵,有机会掌握其中精巧细微的技法,不断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技能是学习的终点,信息和知识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对一个现实问题的解决,或者对一个现实情境的洞察,往往需要同时调用不同知识谱系上的知识。 学会有意识地去分析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不同知识的迁移、印证、互补,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采铜,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很多研究思维和创意的学者认为,先发散后收敛的顺序是最为合理的,如图5-1所示:采铜,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发散和收敛应是两个独立的阶段,而不应把两者混在一起。发散思考的时候不要收敛思考,收敛思考的时候不要发散思考,因为如果两种思维同时出现,一定会相互干扰。特别在发散思考的时候,此时的目的是想出尽可能多的备选答案,如果提早进行收敛思考,批判性地品评发散出的想法,那么继续发散时新的想法就会被压制和阻碍。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问题想久了,就会按照某个熟悉的思路想下去,一旦这条路走不通,就想不出其他的路了,因为人的思维,特别容易限制在旧有的框架里,被过去的经验困住,很难跳脱出来想问题。
如果使用矩阵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如下三个步骤:
- 1.抽象出尽可能完整的分解问题的维度(比如产品的最终形态无法穷举,但是决定产品形态的抽象维度可以穷举);
- 2.对每一维度,通过取反、细分等操作,找出尽可能多的表现值,以构成维度矩阵;
- 3.在维度矩阵中不同维度的表现值之间尝试建立各种组合。
精彩提炼 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为思维腾出更多的使用空间。 基于深入了解的简洁,不是乏味,而是意味着更加丰富的内涵。 为了让思维更好地发散,获得更多的灵感,一是要关掉大脑里评价的声音,二是要适当地引入混乱与随机。 思维依赖于工作记忆,通过将思维外显为图像,给予思维更多的探索空间,也能进一步推动思考的进行。 现实中的问题,总是牵涉太多的因素,借助矩阵、清单等工具,可以完善思考的周密程度。
一个僵固型心智的人怎样才能转变为成长型心智呢?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把封闭性、绝对化的总结性评价改为开放式的启发式提问,比如不要说“我不擅长做这件事”,而是问“要做成这件事
一个僵固型心智的人怎样才能转变为成长型心智呢?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把封闭性、绝对化的总结性评价改为开放式的启发式提问
“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
可是在生活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精力旺盛、兴趣广泛,什么知识都懂一点,什么事情都要尝试一下,可是什么事情都做不精,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擅长的。这就像挖了很多口很浅的井,结果一口井都没有水出来,白费工夫。
在《反脆弱》一书中,塔勒布用“脆弱”“强韧”和“反脆弱”的三元结构来划分世间万物。“脆弱”的东西就像瓷器一样,经受不起些许的波动,一旦出现某种波动,可能就会出现毁灭性的后果;“强韧”的东西好似岩石,可以经受各种冲击和意外而毫发无损;而“反脆弱”的东西,与前两者都不同,它不强韧,但可以从程度较小的负面波动事件中受益
在知识的范畴下,也存在“脆弱”“强韧”和“反脆弱”的三元结构。例如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现象”是强韧的,而“理论”却是脆弱的,因为现象可以被重复观测、反复证实,而理论却很容易被推翻和代替。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他可以学习的宝贵知识却是无穷无尽,他一旦作出学习某块知识的选择,就意味着付出了暂时无法学习其他知识的机会成本。
学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你对知识和技能的“提取练习”,而“提取练习”的效果可以用“提取强度”(retrieval strength)来衡量。
理论,学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你对知识和技能的“提取练习”,而“提取练习”的效果可以用“提取强度”(retrieval strength)来衡量。当你以一种简单容易的方式去学习时(比如学完一个新东西 先决条件。宁可傻一点、笨一点,去做一些并不特别喜欢但看上去又富有挑战的事,或者去做一些少有人做但又看上去很有意义的事,并且咬咬牙,多坚持一段时间,或许就能把死循环的闭环打破,开启新的良性的循环。
如果你做一件事的时候,先不去问有没有兴趣,而是先做起来,而且很投入、很专注地做,并懂得如何把一件单向的事变得双向,把一件被动的事变得主动,那么你就可能越做越有味道,一点也不痛苦地坚持做下去。不需要意志力拖着你走,你自己就勇往直前,奔得很远了。
所谓“学霸”,是一直能考高分的人,而要考高分,势必会严格遵从学校的培养计划,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标准课程的学习上,这就造成自己没有多少可自由施展的空间。而“学渣”则相反,他们不适应或者拒绝学校的培养,但自己又没有足够的自控力和企图心来进行自我教育,因此常沉沦在无休无止的娱乐和消遣中
他说美国的学科细分、固定课时、标准划一的教育制度是从18世纪的普鲁士人那里迁移而来的,近一两百年来没有任何根本性的革新。而普鲁士式教育体系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当然,最终要服从于国王”。
如果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自主、自觉的学习者,知道自己想学什么、要学什么,那么我相信,这个比例会大幅上升。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叫《自我管理》。在这篇文章中,他介绍了一个自己亲自实践了20年的方法,叫“反馈分析法”。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自己做出一个选择的同时,写下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等待若干个月后,再用实际的结果与之前期望的结果相对照。德鲁克认为,通过这种方法,人们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哪些工作是他们尤其不能胜任的”,从而确定他们“不具有优势和不能涉足的领域”。
并不是说,没有应用价值的知识就不要学,很多“无用之学”例如哲学、艺术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一旦进入荒野求生,你必须了解,这个世界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法,只有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很好地活下去,其要旨包括:
- 1.正确地认识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使用别人的问题表述。可以基于对现实处境的深入和缜密的观察,对问题重新进行定义,以接近该问题的本质。
- 2.对问题进行完全独立的思考,不借助书本和搜索引擎,因为你面前的问题是独一无二的、全新的。你可以大胆提出若干个假设性的求解方向,然后去尝试,此时失败是正常的,但你会从中得到意外的收获。我读博期间曾去一家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实习,从事用户研究的工作。刚入岗位时,延续在校时的惯性,一接到任务,不是先用自己的头脑作一番思考,而是打开Google Scholar一阵狂搜。花了很久时间才 慢慢醒悟,企业里给出的问题都是具体而特殊的,断无前路可循,必须养成主动思考、先行分析的习惯,通过思考提出若干假设后再去找文献或其他方法探索论证。 3.继续独立地思考,但是你可以在希望比较大的求解方向下,有针对性地寻找相关联的知识,此时你需要快速筛选和学习新知识,甚至需要不带偏见的、尽可能多地寻找各种可能有益的知识,也包括与他人交流意见。这一点其实也不容易,因为人的认知模式总是先入为主的,先期进入的信息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框架,当后面的信息涉入时,原先的框架会影响我们对新信息的解读,甚至有意无意地采纳与之前信息一致的部分,而将相冲突的忽略掉。
- 4.在结合知识以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你可能会试着提出一些假设性的理论或者模型。记住,不是只有专家、教授、名人、权威才有资格提出理论,你也有能力来构建理论。构建理论的过程可以帮助你对问题的分析达到一个新的深度,同时也能将问题简化到最本质的层面,并且可能在将来复用于近似的问题。
- 5.你提出的理论必定需要修正,这时你可以用你的理论去尝试解决问题,也可以试用于各种扩展情境,如果发现其bug就立即修正。迭代之后,你的理论就变得越来越有力度,解决问题的大门就此渐渐打开。
- 6.但由于理论毕竟是对现实的抽象,所以你还需要去关注各种细节性的问题,去通盘考虑现实情况,去穷尽和评估各种因素,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完备的解决方案,来彻底解决这个复杂的现实问题。
- 7.通常解决一个难题的方案是非常巧妙的。如果你觉得这个方案不够巧妙,不妨试着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找到那个巧妙的方案。
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可以让我们比其他的实践者思考得更加深刻和系统,然后又反过来助益我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的适应范围和界限,然后又反过来优化和完善我们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这种思考的过程,逼促我们去建立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联结。
这些行动可以帮助你一步步地构筑起自己独特的知识和经验体系,因为当你把纷繁复杂的现实和眼花缭乱的理论进行思考、交叉和整合以后,它们就成了你心智的一部分,而且不可能有人正好和你的这部分心智相似,甚至连模仿也断无可能。这种逐渐打磨出来的独一无二的智识,就可能帮助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帮助你在复杂多变的荒野竞技场中
本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你有自己的志向、经历、喜好、品味、才能和运气,你完全可以把写出一本精彩绝伦的小说作为毕生的目标
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说:“战略的意义就在于让你远离竞争,战略不是要你做得更好,而是要你做得不同。”对个人而言同样如此,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你与大多数人相比,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那么为什么社会要给你超出平均水准的回报?
所以,让自己变得独特是通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下面是我总结的具有心智独特性的人所具有的优势:
- 1.在主流观点之外洞察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机会;
- 2.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避免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使自己不可替代;
- 3.拒绝他人和大众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以更开放和自由的心态发展自己;
- 4.因为不必迎合社会主流而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可以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 5.为大众带来新鲜的见解和启发,形成对公众的影响力;
- 6.具有更高的可辨识性,更易于形成个人品牌;
- 7.吸引到其他独特而优秀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 1.抗拒自己的欲望,或者延迟满足欲望;
- 2.质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论,不盲从任何人;
- 3.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的时段接收流行信息;
- 4.思考最不可能的事,为其发展出可能性;
- 5.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怪癖”,并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竞争力;
- 6.为小事物狂热,并在小事物中发现大世界;
- 7.开展思想试验和行动试验,让思想和行动相互激发。
评论已关闭!